“讓流程簡單,讓管理高效,讓精益落地,讓企業智慧”
淺談大數據對各業務領域創新的驅動
——張春旺
一、大數據時代來臨
2017年12月8日,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議中,習近平總書記支出,將大數據作為國家戰略,推動其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。消息一出,讓本來就處在風口浪尖的大數據更加火爆,各大媒體、報紙、公眾號等也大肆宣傳。直到現在為止,各個行業、各個企業依然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,以便使企業取得更長久的發展,及更強的盈利能力和適應能力。
提起大數據,人們可能會直觀的想到數字,其實不然,大數據具有多樣性,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都是大數據?,F實生活中,人類每天產生大量的數據,有關專家預測,到2030年,全球至少產生2500Z的數據,我們假設一首MP3的大小為10兆,那么1Z可以儲存1億4千首這樣的歌曲,也正因為如此,大數據被人們稱為信息化時代的“石油”,那么大數據都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好處,并讓我們為之癡迷呢?我們一一來看。
二、大數據在生活中應用的現狀
事實上而言,大數據已經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各種影響,也在隨時為我們帶來各種便利。大數據應用的廣泛似乎也超乎我們的想象,而我感觸最深的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。
首先,各個互聯網購物平臺,比如京東、天貓等,這些平臺不斷收集用戶數據,比如用戶瀏覽了什么物品、多長時間等各種數據信息,然后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分析,得出精準用戶畫像,隨即對用戶進行精準營銷和推薦,為商家和平臺自身帶來收益。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自從雙十一活動推出后,每年這個時候的交易額都大幅增長,2015年,全網購物平臺交易額為1250億元人民幣左右,而到了2019年交易額超過4100億元人民幣,增長幅度可謂十分驚人。今年,雖然趕上疫情,但各大購物平臺早已進行雙十一活動的推廣,天貓甚至推出2波雙十一活動,一方面,可能是為了緩解疫情對消費的影響;另一方面,2波活動也意在今年的交易額超過去年,再創新高??傊?,各購物平臺對于大數據的應用不僅帶動了消費,也切實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。
其次,大數據近幾年在政府治理中廣泛應用,比如各個地區相繼推出的政務大廳,各部門信息共享,個人和企業辦事時,不需要頻繁的跑、不需要各種證明、不需要等待很長時間等,給企業家和個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的新冠疫情,國家利用大數據作為防控疫情的手段之一,有效追蹤和監測,為人民安全提供了大力的保障。同時,國內的鐵路交通、公路等也都應用了大數據,比如高鐵站、火車站不需要取票,只需要刷身份證、刷臉即可,十分便利省時。因此,大數據在政府治理中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,其所帶來的效應也非常明顯,提高了治理效率,有效利用資源,全民共治格局等,相信未來大數據在政府治理中會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再次,近些年興起的云計算、智能工廠、智慧醫療等領域,均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,而這些應用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影響。比如云計算,它重新定義了算法,作為一種新型生產工具,真正實現了計算無處不在的現實。再比如智能工廠,在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之下,智能化工廠更是加快了建設的腳步,以大數據為依托,改變原有的生產模式,一方面,提高了生產效率、縮短了交期;另一方面,實現了規?;a,節省了大量的成本。而智慧醫療也具有非凡的意義,一方面,縮小了城鄉差距,令落后地區也能享受到大城市所擁有的醫療資源;另一方面,解決部分老百姓看病難問題,而通過智慧醫療,醫生也避免了兩地,甚至幾地不斷奔波的情況。當然,這也只是大數據應用的冰山一角,當前還有很多其他熱門的應用,可以說大數據正在無形中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,甚至是生活習慣。
最后,隨著數據技術的提出,催生了諸多如互聯網公司的成立上市,也相應產生了諸多互聯網、大數據應用的人才。比如購物平臺拼多多的成立、再比如抖音、今日頭條等平臺大火等。伴隨著這些公司的不斷發展和強大,也培養了一大批人才,在大數據落實應用、產生更多效益的過程中,他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未來,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、成熟,相信也會有更多的公司應運而生,也會有更多出色的人才為大數據的發展做出偉大貢獻。
總之,大數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,也實實在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。然而,現階段而言,大數據應用還存在哪些問題,我們該如何應用大數據驅動各領域的創新呢,這需要我們深入和理性的思考。
三、大數據應用現存的問題及如何更好的驅動創新
大數據作為新興事物,前期避免不了會有很多問題,對此,一方面,我們要理性對待這些問題;另一方面,應重視所產生的問題,不斷改進、優化,以便帶來更大的收益。當前,大數據應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:
一、體制機制壁壘眾多,新技術的創新、新產品的培育、新業態的擴散和新模式的應用,形成了對傳統發展觀念、政策體系、監管模式、利益格局的沖擊和挑戰。簡單舉例來說,大數據在助力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統計問題,就對現有統計理論和方法形成了挑戰,比如,在直播平臺消費者打賞的行為,對現有消費統計理論和方法帶來了很大困難。一方面,因為是一種新商業模式,導致居民對免費或低價獲取的數字化服務,相應的消費支出被忽略或低估,進而導致居民消費支出被低估;另一方面,直播平臺的打賞活動到底是對平臺服務的購買,還是對平臺的贈與轉移,未能進行清晰的界定。為此,大數據在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相應帶來了挑戰,需要我們不斷完善、改進。
第二、技術基礎依舊薄弱,除去芯片硬件問題,國內的工業技術儲備、業務數字化改造能力、數據應用能力均有欠缺,同時,技術方案仍不成熟,數字人才供給不足等。自改革開放以來,國內依托人口紅利快速發展,然而現在,人口紅利顯然已經不存在,大多數工業突然由粗放式管理轉為精細化管理時間緊張,過程也十分痛苦。而如果突然引進一些先進設備,一方面,投資數目比較大,尤其處于當前經濟環境之下,撇去投資回報率低不說,其存在的風險過大;另一方面,企業突然轉型引進設備,要么先進設備產生水土不服,要么對現有工藝產生挑戰,企業進行大幅度調整,重新改進,這也勢必會為企業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和風險。為此,大數據完全應用之路還有距離,企業家在籌劃轉型之路的同時,也要理性看待現狀,做好基本工作,不要急于求成,才能穩步發展,轉型成功。
第三、數據治理缺乏手段,其主要體現為數據應用和治理不足,數據開發、數據質量保障、數據權屬劃分等問題突出。近期,我國深圳、北京相繼推出關于數據資本化的指導意見,進一步推動數據交易的發展和完善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些數據的權屬劃分問題、數據交易后如何進行利益分配,均沒有一個相應的標準。而囿于大數據的多樣性,和高附加值,眾多數據未來會不會有市場,交易后帶來多大的價值和作用,數據交易后又將何去何從,都成了未知數。此外,當中也涉及一些個體的隱私問題,比如不知情的情況下,數據被別人或企業收集,去從事不法行為等。雖然,現在各種法案相繼出臺,要求設立“告知—同意”“可以撤回同意”等規定,但真正落實下來需要多久,懲罰的力度有沒有震懾的效果,仍需要事實和時間的檢驗。
總結,現階段而言,大數據應用還有很多挑戰,這里不再一一列舉。因為,有些問題可能還沒有顯現,另有一些問題也會隨著市場的機制自行修復。那么,我們該采取哪些對策,來更好的讓大數據在驅動各業務創新發揮更大的作用呢,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。
首先,在政府層面,應持續優化數字化轉型發展環境。具體體現為以下幾點:
一是強化頂層設計。一方面,政府主導研究制定推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線圖,明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、任務和路徑。另一方面,鼓勵企業制定實施符合自身實際的數字化轉型方案,同時,提高企業家數字化領導力,為大數據應用之路,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做好鋪墊。
二是強化數字治理和數字立法。一方面,可以基于不同的價值考慮,制定個人數據和非個人數據的自由流動規則。同時,針對自由流動數據的問題,加快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制定。另一方面,在法律法規層面確立工業大數據的地位,研究制定工業大數據管理制度,并規范數據服務市場,加強用戶權益保障。
三是構建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。其中包括,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推動開展包容監管、協同監管、平臺治理和積極推進負面清單制度落地。
四是完善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體系。一方面,開展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評估,同時,引導產業聯盟,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等整合資源,加強前瞻性研究,并提供咨詢、人才培訓和標準制定等相關公共服務。另一方面,引導大型制造企業,互聯網企業聯合構建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,并組織開展經驗交流與推廣宣傳會。通過上述步驟從而形成完整的監管、服務體系,助力大數據驅動各業務的創新和企業數字化轉型。
其次,在產業層面,應推進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進程。一方面,以數字產業化構建新型數字基礎設施,比如加快5G的布局,統籌大數據中心布局,完善人工智能算法體系,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等。另一方面,以產業數字化帶動實體經濟融合發展,比如落實深化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,改造提升傳統實體經濟。同時,培育融合新業態新模式,催生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,比如推動工業電子商務、產業鏈金融等。
最后,在企業層面,應探索數字經濟發展新模式。具體體現為以下4點,一是提升企業數字轉型能力。積極加快推動企業設備、生產線自動化、數字化改造、推動核心設備和業務系統上云。同時,培育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,不斷為大數據應用創新積累經驗。二是推行組織結構變革,助力數據創新落實和發展。需要企業構建“責權利”統一的組織管理體系,構建平臺型組織、生態型組織和網絡型組織,助力組織發展和驅動創新。
三是調整企業機制,以適應新發展,擁抱新技術。企業具體可以從構建自我管理機制、建立全員共治機制和建立內部創業機制三方面入手,打造信息化時代下,大數據驅動創新的新型組織。值得一提的是,海爾算是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,可以算是業界的典范之一。企業機制的調理,會創造新的土壤,新的土壤滋生更多的創新,如此往復,持續長青。四是加強數字人才的培育,為大數據驅動各業務創新持續發力。一方面,企業可以培養基于數據化決策的愿景型領導與賦能型領導,并不斷塑造創新型文化,助力創新土壤的良好。另一方面,企業需要注重培養員工數字化技能,建設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專業人才培訓基地,不斷輸送新鮮血液,形成人才循環更替。
當然,以上對策并不是十分完備和全面的,但我始終相信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,問題的暴露,相應的對策、解決機制、制度也會及時出現,解決困難,為大數據驅動各業務領域創新鋪平道路。
四、總結與展望
大數據已經火爆的很多年,相關數據也表明,大數據可以拉動GDP提升2%—4%左右,因此,其重要性可見一斑,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和企業的重視。而隨著大數據應用的不斷成熟,相信未來大數據不僅會在驅動各業務領域創新方面有更大的作用,在其他方面也會有很大的作用。
當然,回到老生常談的問題,我們在享受大數據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要保持理性,一方面,防范大數據帶來的一些隱患和問題,以及可能會對我們造成的傷害,如個人隱私和產權問題等。另一方面,在發展的同時,要保證其大方向的正確,從而積極探索其更深層的價值和含義,令世界發展更好,真正造福全人類,為我們提供便利。
【選擇世紀鑫源的理由】
專業:世紀鑫源擁有專業的、實戰型的顧問團隊
專注:世紀鑫源專注于精益現場咨詢輔導
高效:世紀鑫源的顧問能夠深入現場,高效、快速地打造卓越現場
落地:世紀鑫源秉承知行合一,使項目有效地落地
共贏:世紀鑫源和企業共同成長,合作共贏
我們一貫堅持以周到、熱情的工作態度為社會各界提供周到的服務!